Meta 宣布打击 Facebook 平台上的“非原创内容”,向 YouTube 看齐

20250715103810438 image

7 月 14 日,Meta 官方发布公告,宣布将对 Facebook 平台上的“非原创内容”进行全面打击,以进一步扶持原创创作者,提高用户体验。这一措施与 YouTube 近期的类似政策高度一致。

什么是“非原创内容”?

根据官方解释,所谓“非原创内容”主要包括:

  • 无改编地搬运他人内容:直接重新上传他人作品,未添加评论、旁白或任何新的价值。
  • 依赖拼接、剪辑少量素材组成的大量重复内容:例如将热门短视频简单组合,形成“二次拼接合集”,但未产生实质性创作或新意。
  • 以自动化方式批量生成、拼接他人视频内容:包括 AI 自动抓取、重组内容,仅为博取算法推荐而制作的低质量视频。

Meta 表示,未来几周将逐步更新 Facebook 推荐系统,减少此类非原创内容的推荐流量,包括对 Reels 和长短视频内容的分发量进行限制。若页面大量发布此类内容,将无法获得推荐曝光,甚至失去 Reels Play 奖励或广告变现资格。

Facebook 还在测试一个系统,该系统会在重复的视频上添加链接,以便将观众引导至原创者。

Meta:此外,如果我们的系统在 Facebook 上检测到重复视频,我们将减少复制品的传播,以便原创者获得应有的曝光度。我们也在探索如何为创作者提供适当的归属信息。例如,我们正在测试在重复视频上添加链接,引导观众访问原始内容。

图片来自Meta公告

官方为何实施此项政策?

Meta Creator Monetization 团队指出,此次更新的核心目标是:

  1. 保护原创创作者的利益,提升其作品的竞争力和平台收入机会。
  2. 提高用户体验,减少用户在推荐流中刷到重复、无新意、低价值的内容。
  3. 维护平台生态的长期可持续发展,防止内容生态被搬运剪辑账号“劫持”。

官方强调,“只有真正投入原创制作的创作者,才能带动社群的活跃度与健康发展”。

对 Facebook 账号治理与封号的最新进展

根据FB此次的公告,2025 年上半年 Meta 在打击垃圾内容和虚假互动方面取得显著成效:

  • 对约 50 万个参与垃圾内容或虚假互动的账号采取了行动,具体措施包括降低评论等级、减少内容分发量以及阻止这些账号盈利。
  • 删除了约 1000 万个冒充大型内容创作者的账号,以维护平台真实性和版权合规。

这些举措旨在进一步净化社区环境,保护创作者权益,并在算法和广告生态中强化对违规账号的惩戒。

与 YouTube 政策趋势的比较

同样,YouTube 已对 Shorts 与长视频内容执行严格的原创度审核,打击“无价值搬运”:

  • Shorts 平台上,搬运 TikTok 视频或他人短视频,将直接影响账号活跃度与分发。
  • 长视频领域,简单剪辑的“混剪”内容,若不具备评论、解读、二创等附加价值,同样难以获得变现资格。

Meta 此次跟进,意味着全球短视频与社交内容平台的监管趋于一致,未来趋势将包括:

  • 平台逐步淘汰低质搬运内容的曝光与变现空间。
  • 内容创作者若仅依赖简单二次剪辑与搬运,将面临流量与收益锐减,甚至账号被封禁的风险。
  • 平台将在原创度审核、版权合规、算法推荐上,投入更多资源。

是否针对生成式AI?

针对 AI 生成或辅助创作的内容,Meta 与 YouTube 的政策并非直接针对所有 AI 作品,而是重点考察内容是否具备原创价值与人为投入:

  • 原创价值为核心考量:无论内容来源于人工智能还是完全人工创作,若视频或帖子仅通过 AI 自动拼接他人素材、无新增解读与加工,仍会被视为“非原创”。
  • AI 辅助创作受鼓励,但需注明与增值:若创作者运用 AI 工具进行脚本撰写、视频合成或字幕生成,并在成品中加入个人解读、原创旁白或二次创作元素,则符合原创内容标准。
  • 平台审核算法更新:Meta 与 YouTube 都在持续优化算法,利用机器学习模型识别 AI 生成内容的“原创度”,并结合人工审核判断内容新意与质量。
  • 合规披露与版权责任:平台建议创作者在描述中明确标注 AI 工具使用情况,并确保素材来源合法,避免因版权纠纷遭限流或处罚。

综上,AI 本身并非禁区,但平台将继续以原创性、独特价值与合法合规为准绳,对内容进行评估与推荐。

对 Facebook 广告投放的影响

Meta 对非原创内容的打击政策,将对广告主和投放人员带来以下影响:

  • 广告内容审批更趋严格:Facebook 审核系统将不仅检验广告素材的格式和投放合规性,还可能同步检测广告内容的原创度。使用大量搬运、拼接视频或未经授权素材的广告,可能被延迟审核或遭拒。
  • 创意素材制作成本上升:为了保障投放效果和审核通过率,广告主需投入更多资源进行原创视频拍摄、专业剪辑和文字撰写,避免依赖廉价的二次剪辑素材。
  • 定制化广告效果提升:优质原创内容更容易获得平台算法的青睐,可获得更高的推荐权重和更低的千次展示费用(CPM),从而在相同预算下获取更多曝光和点击。
  • 广告投放策略调整:投放人员需重新评估素材库,对历史广告创意进行审查,将非原创或低质内容剔除,并持续优化原创广告素材,以确保后续广告组和活动能稳定投放。

对 Facebook SEO 的影响

Facebook SEO的规则同样受到此次政策的波及:

  • 账号权重与原创内容挂钩:发布原创内容的账号将获得更好的推荐和搜索权重,有助于品牌主页或专题页面在 Facebook 站内搜索结果中排名靠前。
  • 关键词布局与内容质量关联更紧密:传统通过关键词堆砌、标签泛滥获取排名的做法,将因平台对非原创内容的抑制而失效。优质原创帖子在标题、正文和标签中恰当融入核心关键词,才能保证 SEO 效果。
  • 社区互动信号更重要:评论、点赞、分享等互动数据,将成为强化 SEO 排名的重要指标。原创内容更易引发用户讨论和分享,从而提升页面在站内搜索和推荐流中的可见度。
  • 长期运营策略需聚焦内容生态建设:企业和品牌账号需结合发布频率、内容深度与用户反馈,制定可持续的 Facebook SEO 规划,通过持续产出原创优质内容,进一步增强品牌在社交生态中的影响力。

总结:

这一趋势对数字内容从业者的启示极为深刻:

  • 原创性是核心竞争力。随着 AI 生成与二次剪辑泛滥,平台亟需通过算法与政策识别“真正的人类原创内容”,以提升用户体验。
  • “搬运变现”模式正在消亡。在 TikTok、YouTube、Facebook、Instagram 等全球主流平台,单纯搬运或拼接内容不仅无法获取长期收益,还可能导致账号被限流或取消变现资格。
  • 独特洞察与价值输出是创作者护城河。包括:深度观点解读、专业科普、原创剧情、原创表演、亲自拍摄与剪辑、独家解说与分析。
  • 算法推荐正在奖励真实、原创、独特的创作者,而非依赖热门内容二次加工的账号。

未来半年内,Meta 及 YouTube 可能进一步加大原创审核机制,强化版权保护与原创者奖励计划;TikTok 也可能跟进类似政策,以稳定用户体验与广告主信任。这将促使平台创作者在选题、制作与发行环节,全面回归“内容质量为王”的核心理念。

© 版权声明
THE END
喜欢就支持一下吧
点赞5
评论 抢沙发

请登录后发表评论

    暂无评论内容